《宗则》
一、父犹之君也。君之于民,教以继养;父之于子,爰能勿劳。盖顾复鞠育粥之以恩,固其宜也,礼乐诗书教之,以义尤为切焉。
二、子,续也,所以续父统而绵宗祀也。……入则问安视膳,出则显亲扬名,知守身为大,视听言动,举必循礼。
三、兄弟,天合也,非人合也。所分者形,仍同者气。
四、夫妇以人合,非天合也。联异姓之欢,为百年之好,必通之以媒妁,命之以父母,乃成伉俪。
五、婚礼曰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嫁娶之事,宜审门第,高攀富贵固不必也,结援势豪亦岂宜哉。
六、丧,与其易也,宁戚。有毋过礼。
七、祭,所以追养继孝也。自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返古复始,此祠祭所由昉也。
八、食为民天,农乃食所从出也。虽大圣不惮其劳,躬耕籍田;虽至尊犹亲其事,况我下民可弛其力乎?
《劝谕十条》
一、敦孝悌
孝悌之心,本乎天性。孩提稍长,皆知爱敬。由此扩充,为贤为圣。天地感通,鬼神昭应?
二、崇忠义
忠臣义士,世所罕稀。赤胆真心,毫发莫欺。光争日月,气贯虹霓。凛烈万古,为世表仪。
三、兢廉节
世道昌明,廉节风行。士树清操,女厉坚贞。一介不苟,九泉自盟。高山流水,夜月寒冰。
四、尊高年
自古高年,圣朝人瑞。天厚栽培,帝隆眷注。所以颁白,不负道路。几杖必操,饮食宜饫。
五、尚有德
至贵者道,至尊者德。言坊行表,世法世则。君赖以匡,民赖以泽,功载鼎彝,名勒竹帛。
六、贵有爵
爵别天人,有之皆贵。名位道德,何取何弃。天爵不修,人爵鲜至。从古已然,于今岂异。
七、恤无告
鳏寡孤独,最足矜怜。命生不辰,气数有偏。穷民无告,仁政是先。触目伤心,保护宜全。
八、端继嗣
世绝则续,自古为要。小宗嗣祖,大宗承祧。统宜亲支,犹子克肖。无嗣螟蛉,无渎祖庙。
九、重丧祭
慎终追远,典礼尤祥。亲丧自致,碎裂肝肠。先灵如在,陈豆荐浆。尽情尽物,莫敢或忘。
十、勤职业
士农工商,国之四民。各有其事,业精以勤。尽心竭力,善作善成。出人头地,远近扬名。
《禁饬逆十戒》
一、戒忤逆
此身何来,父母血肉。碎骨粉身,报恩不足。乃有逆子,天地反覆。生犯国刑,殁遭鬼戮。
二、逐匪类
奸盗诈伪,如鬼如蜮。不顾廉耻,不畏羞辱。王法森严,难逃里戮。族规加严,早向约束。
三、惩凶横
乡党宗族,礼让是敦。一任血气,忘身及亲。披枷带锁,祗为凶横。各宜猛省,忍气吞声。
四、禁赌博
斗牌耍钱,日贯夜缠。典当不足,借贷来填。田园卖尽,衣食不全。穷愁到老,有谁相怜。
五、革会盟
结盟拜把,成群斗耍。自恃党属,人莫我惹。功令森严,罪不小也。律分首斩,从绞不赦。
六、摈邪术
妖道邪术,惑世诬民。王法不宥,圣世所惩。倡首加等,从者亦刑。改过归正,束身准绳。
七、黜浮夸
虚花浪荡,异饰别装。言伪而偏,行僻而荒,自喜智能。人扯轻狂。返淳还朴,慎勿诪张。(“诪张”,诳,欺骗;或故作惊惧的样子——刘传启注)
八、斥污贱
谁无廉耻,谁无礼义。惟彼下流,靡所不至,男或隶卒。女或娼妓,虽生犹死,禽兽何异。
九、警游惰
一息尚存,不容少懈。苟且偷安,终身何赖。夫征里布,游民重戒。从古成人,原不自在。(里布:古代的一种税,夫征里布,指横取强夺的人或行为。“从古成人”句,化用“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句。——刘传启注)
十、慎婚姻
男婚女嫁,人道初基。许配定偶,彼此须宜。门庭辨别,家声系之。一有不慎,后悔则迟。
——《赣南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