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赣州天气:晴天多云
客家典藏
  • 客家研究
  • 刺绣研究
  • 匾额研究
  • 帐钩研究
  • 客家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与交流 > 专题研究 > 客家研究
    客家传统美食——黄元米果
    日期:2019-05-28  来源:
    字号:

             黄元米果,是赣南客家传统食品中一支灿烂的奇葩,具有浓烈的原汁性和乡土味,深受人们的青睐。由于它选料讲究,制作认真,风味独特,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

    一、选料

    黄元米果品质的好坏决定在选料上。

    1、主料:

    选上好的大禾糯,用踏碓椿成米。这个过程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首先把谷倒入碓臼,一个人踏碓,一个人用木棒在礁臼内不停地翻动,这样才能使碓内谷物均匀,不会产生过多的碎米。接着,倒入风车,把谷皮车掉,再用米筛筛去谷头,这样做出的米才是打黄元米果的上等米。这种米和我们吃的一般米不一样,很香、黏性很好。

    2、配料:

    黄元米果的染色与其他食品不同,它讲究以自然界的植物为颜料,这些颜料取自黄元柴,花花米(槐树花)、黄荆树、黄栀子等草木。首先选一个干净的地方把黄元柴烧成灰。用柴刀把黄荆树砍成一小块一小块,再把黄栀子和花花米放在一起捣烂。用一块大的白布把上述几种植物包裹好,放在大锅里用小火煮上34小时,然后起锅,过滤后冷却,盛于一只大木桶内备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灰火或者碱水。

    二、制作工具

    四耳碓臼1个,高40厘米,直径45厘米,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黄元棍810根,每根长180厘米至200厘米。黄元棰46把,棰长80厘米,直径9厘米,把长100厘米左右,外观成丁字形。黄元米果印版若干。花样多种多样,有单印的,也有双印的。大小不一,有的直径12厘米-13厘米,有的7厘米-8厘米,厚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此外,还要一块的大案板,所有米果的成型都要在案板上完成。

    1559030697(1).png

    三、生产过程

    把处理好的大禾米置于缸内、箩内或大桶内用水冲洗干净,或者直接将箩浸入小溪清洗。浸泡一夜(约12小时),次日捞起,再次清洗,然后用大木甑蒸熟。把蒸熟的饭倒在大笸篮内,待冷却后用手把蒸熟的饭搓散,使其一粒一粒散开,不能黏在一起。

    接下来就是染色。凡上等黄元米果至少要染两次色。是时,把准备好的灰水倒在蒸好的大禾米饭里拌匀,然后用大笸篮摊开、晾干,此为第一次染色。染色后,把晾干了的饭再一次上甑12个小时,使其颜色深入到饭粒内部,再倒入笸篮里冷却,并用手搓匀、晾干。这样,黄元米果的染色程度才算完成。

    晾干的大禾米饭,经上甑蒸软之后,就可以开始打米果了。

    赣南地区打黄元米果,一般安排在年前的农历十二月十六日至二十六日进行。原因是打米果需要多人协作,故一家一户不行,至少要几家联合一起,逐家逐户展开。

    打黄元米果,一般要有一个比较大的场地。来日一大早,先把晾干的黄元饭上甑蒸热,倒入石碓,由八至十个男人手握黄元棍,围着碓臼反复挤压、捣烂。压平后,由四名身体强壮的男人,喊着“嗨哟嗨哟”的号子,围着碓臼,用米果棰轮番地捶打。经过10多分钟的捶打,再由十人用黄元棍将黄元米果翻身,接着,另外四名男壮汉,继续用米果捶将碓内的黄元饭揉成圆柱体,再用细线将柱体分割成一个个小块,用手把小块整理成型。一般情况下,每块米果最长为20多厘米,宽10厘米,厚5厘米-6厘米。为了美观,有的人会用印板将米果做成各种花样。至此,金黄金黄的黄元米果就制作完成了。

    1559030649(1).png

    黄元米果做好后,只可阴干而不能用风吹干,因黄元米果见风就开裂。阴干后的黄元米果要放入大缸里,用碱性灰水浸泡。灰水是用晚稻稻草和干柚子皮一同烧成灰,再用立春之前储存下来的冬水进行调制。用这种方法保存的黄元米果,留到来年的腊月也不会坏。其间,可随食随取,十分方便。

    黄元米果是赣南客家人十分喜爱的佳肴,同时也是他们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年前年后,每逢走亲访友,大家都忘不了送上几块色泽金黄的黄元米果,寓意吉祥富贵。家中凡来了客人,也少不了要从大缸中取出几块黄元米果,切成条,或炸、或炒、或蒸、或煮。煮时常以腊肉,白菜条为佐料,吃起来润滑爽口,回味无穷。刚刚打好的黄元米果,出臼时,在场者也会一个个趁热用手抓成团,蘸点酱油或白糖,即做即吃,名之曰:“尝新”。

    黄元米果DSC_9306.JPG

    打黄元米果是赣南客家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活动中营造出来的和睦气氛与团结协作精神,令人永世难忘。(吴真)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县城杨仙大道(客家文化城) 
    邮编:341100 电话:0797-4431590 4446676 传真:0797-4431590 E_mail:jxgxhakka@126.com
    Copyright ©2014 江西客家博物院-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9353号-1 技术支持:赣州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