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记者们走进赣州赣县民俗园
赣县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客家古建筑众多,文化底蕴丰厚。赣县抓住自身的特色,积极发展旅游业。江西客家博物院于2010年9月经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物局批准挂牌设立,2012年列入国家博物馆免费开放行列,2013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江西客家博物院是江西省第一座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客家民俗风情的专题博物院,是集休闲、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式客家主题博览园;总占地693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4.64亿元;是收藏、研究、展示客家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院,全方面展示了赣南乃至江西的客家渊源、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向世人传播、展示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记者们在客家博物院采访
客家独有建筑风格
民俗园内每个建筑细节都很有特色
客家文化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103亩,主要有客家宗祠、杨公祠、客家围屋、艺术长廊、陈展馆、围龙屋、方围和客家文化街等客家文化景观设施,是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重要场所、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主会场、中国客属第三届恳亲联谊大会主会场;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是一座客家人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
赣南客家名人园。总投资1.83亿元,于2010年3月建成,长5.5公里,堪称客家文化、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结合的典范。设有“一祖四园两堂一阁一址一第”,即:“一祖”,江西开山祖灌婴广场;“四园”,宗师园、名宦园、乡贤园、状元园;“两堂”,将军堂、进士堂;“一阁”为文昌阁;“一址一第”为江西省直属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旧址及明万历大理寺左寺丞刘思诲故第。集中展示132名开国将军、574名进士以及大量名师、名宦、名贤等珍贵的客家人文历史资料,再现赣南乃至江西辉煌灿烂的文化。名人园共种植樱花1.6万株、杜鹃花300万株、茶花6000余株。客家名人园既承载了市民休闲游乐的生活功能,又成为市民抚今追昔的寄托之所,真正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更高尚”的本质要求,也大大提升了城市人气,带动了整个城市开发建设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记者拍摄园内美景
文昌阁
赣南客家民俗园。总投资1.2亿元,于2013年9月建成,全长2020米。公园以客家人的成长历程为主线,由西向东规划设计了五个园:孺子园(旨在弘扬尊师重教、敬爱长辈的传统美德)、耕读园(旨在传递客家人亦耕亦读的情怀)、乡熏园(旨在以乡情乡俗呼唤乡梦)、齐家园(旨在引导民众构建和睦家庭)、功德园(旨在以宣扬大功德唤起全社会的公益心、功德心)。同时,园区内的植物景观按照“樱花为主、多花结合、立体栽植、四季有景”理念,将18种樱花分植于95种花木之中,形成了“疏密变化有致、高低错落有序”的园林大观园,为赣县县城贡江沿岸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提升了苏区振兴发展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