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赣州天气:晴天多云
客家文化
  • 客家摇篮
  • 客家民俗
  • 姓氏文化
  • 堪舆文化
  • 客家非遗
  • 专题浏览
  • 姓氏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客家文化 > 姓氏文化
    江西客家博物院精神文明建设专题之 中华姓氏文化—牟姓
    日期:2024-06-12  来源:
    字号:

            牟姓,中华姓氏之一,得姓始祖为祝融、陆终。

    姓氏起源

    牟姓出自曹姓。周时牟子国,故地在今山东莱芜东,为周不得姓之国,相传为炎帝后裔祝融氏之后,春秋中为齐国所灭,其后以国名为氏。

    迁徙分布

    牟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发祥于山东地区,人口约九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7%左右。

    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牟氏族人一直以山东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并以此为中心,缓慢地向周边省份迁衍。

    汉朝以前,山东大地仍是牟氏族人之主要繁衍地,其中著有《尚书章句》的牟长,因其对于《尚书》的辉煌贡献,为牟氏争取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一直到今天,提起牟氏章句,仍为研究《尚书》者奉为重要依据。

    魏、晋、南北朝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藩镇割据等政治纷争,出现了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民众大流亡的社会景象。偏安于山东半岛的牟氏族人亦遭受冲击,颠沛流离,徙奔异乡势在必行。

    据史籍《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牟氏郡望有三:巨鹿郡、平阳郡、荥阳郡,表明至隋、唐两朝时期,在今河北巨鹿、山西临汾、河南荥阳一带,牟氏族人为当地名门望族,而且人口繁衍兴盛,社会地位尊贵。

    唐朝末期,唐僖宗李儇执政时期阉宦当权,灾旱连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官员盘剥沉重,终于导致王仙芝、黄巢揭杆而起。唐元和三年(公元808),黄巢率起义军攻陷长安(今陕西西安),唐僖宗狼狈逃亡入蜀,时陕、豫之牟氏族人多有随之入川者,亦有豫地之牟氏族人顺汉水南下,进入湖北地区。

    两宋之际,由于川地山关阻隔,交通闲塞,战火难至,故川地之牟氏族人发展较快。南宋偏安江南杭州之后,有大批北方牟氏族人徙居江南,亦有川地之牟氏族人因仕宦或其它原因进入当时的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附近,如牟献由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徙居至吴兴(今浙江湖州)

    明朝初期,山西牟氏族人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

    清朝朝康、乾年间及以后,有冀、鲁、豫地之牟氏族人闯关东到东北三省。

    如今,牟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辽宁两省为多,这两省牟氏约占全国牟氏人口的70%以上。(曾繁兵整理)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县城杨仙大道(客家文化城) 
    邮编:341100 电话:0797-4431590 4446676 传真:0797-4431590 E_mail:jxgxhakka@126.com
    Copyright ©2014 江西客家博物院-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9353号-1 技术支持:赣州红浩网络
    赣公网安备36072102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