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赣州天气:晴天多云
客家文化
  • 客家摇篮
  • 客家民俗
  • 姓氏文化
  • 堪舆文化
  • 客家非遗
  • 专题浏览
  • 姓氏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客家文化 > 姓氏文化
    江西客家博物院精神文明建设专题之 中华姓氏文化—左姓
    日期:2024-05-08  来源:
    字号:

            左姓,中国姓氏之一,为汉族常见姓氏

    第一支出自古左国。传说黄帝末期有臣左彻,协助铸造三鼎,三鼎成功之日,为黄帝去世之日,左彻为黄帝祭祀。左彻为古左国之后裔。古左国的族属和史迹已经不可稽考。传说黄帝的后裔在春秋时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的左人乡建立左人国,后为狄人所灭。左人之先祖或为古左国之后裔,左人乡或为古左国早期活动地之一。第二支源自官名。春秋时楚国有左史之官,楚公族左史倚相、左史老均为楚国的左史,也以左史为氏后改为单姓左。第三支源自姜姓春秋初期,齐国有右公子和左公子之官,为公族子弟所世袭,其后有左公、左自复姓,后均改单姓左。第四支源出复姓左师氏之后。

    此外,少数民族也有左氏。明清云南永昌府腾越厅(今腾冲)、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均有左氏,彝族。今云南巍山彝族多此姓。清满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后改为左氏。绰罗斯氏,汉姓为左。犹太人留居中国境内(主要在河南开封)者之后裔中有左姓。

    得姓始祖

    左彻、海答儿。上古时期黄帝时的官吏。据说曾帮助黄帝铸造三鼎于荆山之阳,令人惋惜的是黄帝在鼎成之日与世长辞。左彻悲痛难当,泪如雨下,于是他拿来黄帝的衣冠,几杖进行祭祀,以慰黄帝在天之灵。左彻之举,无疑为性情中人所为,乃获得世人之敬重。据说左彻为古时左国之嫡裔,由于左国立国之人无传,故左姓人奉左彻为其得姓始祖。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官位,出自上古时期的左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考》及《吕览》记载:"古有左国(今山西吕梁方山),以国为氏,黄帝臣左彻为其后。"据说,左彻为远古时期左国之嫡裔,由于左国其他立国之人无传,其后裔子孙遂承袭以先祖之国名为姓氏,世代称左氏至今,故左氏族人多奉左彻为其得姓始祖。

    该支左氏正确读音作zǔ(ㄗㄨˇ),今读作zuǒ(ㄗㄨㄛˇ)亦可。

    源流二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左史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后便以左为氏。例如,在周穆王姬满执政时期(公元前1022~975),设有左史戎夫、左史老;在楚威王熊商执政时期(公元前339~329),设有左史官倚相,均为左史官。在左史戎夫、左史老、左史官倚相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左史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左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左氏正确读音作zuǒ(ㄗㄨㄛˇ)

    源流三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广韵》记载,春秋时齐国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其中左公子的后代便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左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左氏正确读音作zuǒ(ㄗㄨㄛˇ)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诸侯国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引官职称谓而为姓氏者,如左师氏、左行氏、左军氏、左宫氏、左侍氏、左卫氏等等,皆为军制统领的官职称谓,其子孙后裔引为姓氏,成为复姓。如在史籍《左传》中就记载有:"公子目夷为左师,其后为氏,秦有左师触詟。晋先蔑为左行,其后为氏,汉有御史左行恢……"在左师氏、左行氏、左军氏、左宫氏、左侍氏、左卫氏等的后裔子孙中,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左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左氏正确读音作zuǒ(ㄗㄨㄛˇ)

    源流五

    源于犹太族,出自宋朝时期入迁中原的犹太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北宋王朝时期,有大量犹太民族留居于中原地区(今河南开封),他们的后裔子孙中有按汉俗取汉字单姓""为姓氏,称左氏。

    该支左氏正确读音作zuǒ(ㄗㄨㄛˇ)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海南回族海氏家族,属于文化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绰罗斯氏,源出厄鲁特蒙古喀尔喀中路二旗,即外扎萨克都尔伯特部、赛音诺颜部,其在明朝时期是蒙古民族最强大的部落之一,经常侵扰明朝境地,后世居厄鲁特地区(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青海、宁夏一带)。后有满族、裕固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olos Hala

    蒙古族绰罗斯氏在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左氏,满族、裕固族绰罗斯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左氏。

    源流七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海南回族海氏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左氏,源于回族海氏大族,出自海南回族海氏家族。海南回族海氏,其先祖为海答儿,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从军征至海南,后渡海落籍于琼山左所(今海南海口),后裔子孙多为海氏,如著名清官海瑞,就是海答儿的五世孙。海南回族海氏家族中,有一分支族人后以居地名称为汉姓,称左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左氏正确读音作zuǒ(ㄗㄨㄛˇ)

    源流八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清两朝时期,云南永昌府腾越亭(今云南腾冲)、蒙化府(今云南巍山)等地的土司中有左氏,系彝族姓氏,源出中央政府进行的改土归流运动,在其过程中引用汉姓为氏,多为当地最高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今云南省巍山少数民族彝族中多有左氏,即其沿袭而来。

    该支左氏正确读音作zuǒ(ㄗㄨㄛˇ)

    源流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哈思呼氏,亦称哈斯虎氏,满语为Hasihu Hala,汉义"",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清朝中叶以后即冠汉姓为左氏。

    该支左氏正确读音作zuǒ(ㄗㄨㄛˇ)

    迁徙分布

    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人口约一百十九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75%左右。

    左氏在西周时,有左儒、左鄢父仕周为大夫,春秋时鲁有左人郢、左丘明、左师展,晋有左史,战国时燕有左伯桃。可见在先秦时期,左氏族人已活动于西周之国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及鲁(今山东)、晋(今山西)、燕(今河北)等地。

    西汉时期,左氏族人中仅名左咸者就有四位,其一为任郡守九卿的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左咸,另一左咸后赐爵关内侯,子孙袭爵留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另外,由于淮南王外家姓左,故有左吴、左修事淮南王,此际其外戚见诸史册者还有一位女性--寡妇左阿君,这表明左氏在此际已定居于今安徽南部一带。东汉时见诸史册之左氏族人愈多,左圣、左雄叔侄为南郡涅阳人(今河南镇平),左原为陈留人(今河南开封),左伯为东莱人(今山东掖县),左慈为庐江人(今安徽),左恢为吴郡曲阿人(今江苏丹阳)。另有两支左氏家族也很值得关注,一为清河国王妃(今河北清河),后贵为汉安帝母后的犍为人(今四川犍为)左小娥家族(同父异母弟左次、左达生在清河国任郎中);另一为河南平阴人(今河南孟津)左悺家族(其兄左称、左胜均封南乡侯,弟左敏,左觉亦在朝中任职),这两支家族风光显赫,使得左氏族人成为当时的北方著姓之一。此际南方的安徽、四川、江苏等地已有左氏族人定居。

    魏、晋时期,左氏族人在今山东、河南间地繁衍迅速,后昌盛为左氏济阳郡望。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左氏族人由于避乱、仕宦、谋生等原因,逐渐播迁于江东各地。

    宋、元以后,左氏在江南分布地更广,两湖、两广等地均有左氏族人入迁。

    明朝初期,山西左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河南、江西,广东等地。

    清朝初年,两湖之左氏族人伴随湖广填四川的风潮入迁四川,又有许多人迁往台湾定居。

    如今,左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江苏、四川多此姓,这四省之左氏约占全国汉族左氏人口的59%(曾繁兵整理)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县城杨仙大道(客家文化城) 
    邮编:341100 电话:0797-4431590 4446676 传真:0797-4431590 E_mail:jxgxhakka@126.com
    Copyright ©2014 江西客家博物院-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9353号-1 技术支持:赣州红浩网络
    赣公网安备36072102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