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姓,中国姓氏,出于姬姓,以国为氏,樊姓发祥于河南济源。春秋战国时,樊姓氏族以此为源,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与当地氏族世代共处。著名人物有西汉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
得姓始祖
仲山甫,他是周文王的后代,是周宣王的贤臣。当时周王朝边境动乱不安,是仲山甫率领尹吉甫,方叔,召虎等卿士(王朝执行官)北伐狁(yun,即匈奴),南征荆蛮、淮夷、徐戎,国家得以安定,成就了周王朝的中兴大业。因仲山甫战功显赫,受封于樊(一说今湖北襄阳的樊城;一说是今河南济源西南)地。仲山甫受封后改名樊仲,又叫樊穆仲,其后代以国号为氏。樊氏后人尊仲山甫为樊姓的始祖。仲山甫与周武王姬发是四代内堂兄弟关系,故樊姓从产生开始就属于王族,望族。樊姓从受封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
姓氏源流
①远在在人皇氏时代有泰壹氏之后,传到尧帝时,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有樊姓酋长樊竖字仲文到帝都屯丘(今河南清丰),参加废帝挚立尧为帝。其尧臣樊仲文后被封到山东西南立国为君,进入夏商时期迁入陕西长安东南,其后有樊仲氏。
②相传伏羲氏之后有个叫后照的到四川的东部巴水河上游定居,其子孙以巴水之名姓巴,后来巴氏有个叫顾相的生有五个儿子,分为五个姓,其中有巴郡蛮族的樊姓起源。
③高辛氏帝喾有女配盘瓠生有六男六女后自配成婚,衍发为六个姓,其中有武陵南郡蛮族的樊姓起源。
④有颛顼帝之后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封为赢姓。据考古发现在河南信阳的平桥镇以南的狮河之滨有古樊城,出现有赢姓的古樊国之墓。
⑤陕西氐族樊姓相传是炎帝之后,汉文帝时有氏族人樊仲子,十六国时有氐族人樊世等氏族樊姓。
⑥樊姓起源于姬姓,形成于西周 。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始祖,号神农氏;黄帝是姬姓部落的始祖,号轩辕氏。从二帝的后代看,炎帝相传仅姜姓一系,而黄帝相传却有25个儿子,后来发展为25宗,分为12个姓:姬、酉、祁、己、滕、箴、任、仼、荀、僖(xi)、姞(ji)、儇(xuan)、依。在此12族中,只有"苍林"与"青阳"同黄帝姓姬,而樊姓是从姬姓产生的。[1] 姬姓传至周太王之玄孙虞仲支孙仲山甫被周宣王赐封到周成王的都城洛阳管辖的河南济源西南建立樊国,其后有樊姓起源于仲山甫的一支。
⑦樊姓起源于子姓,形成于商代 。樊姓是商汤的后裔,是最早的樊姓起源。商朝中期,国内形成了七个大族,即陶、施、樊、繁、锜、几和终葵。樊姓为七族之一,子孙一直世袭下来。周武王灭商后,他把商代遗民七族分别迁往齐、鲁一带定居,所以战国前后,樊姓名门望族多在山东、山西地区。[1] 望出于山西"上党郡",其后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的樊迟字子迟就是商朝"殷民七族"的后人。
⑧樊姓也应为西南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期,巴郡、南郡蛮夷地区,本土有五姓:巴氏、樊氏、莘氏、相氏、郑氏,此五姓皆来自陕西南汉中地区。又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曾有王室封于"樊",西周灭亡时,部分族人徙于荆楚,夔巫之地,可见沿汉水而上的樊姓一族,应为巴郡一部。 此外,还有瑶族、苗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均有不同宗的樊姓人。
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樊姓活动主要在河南和陕西一带。进入秦、汉以后,由十曲部巴氐混血樊人的加入,西部、西北和中原的樊姓发展相对较快,到隋朝初期,在山西南部的上党地区,河南南部的南阳地区形成了樊姓望族。进入唐、宋时期,樊姓向南和向东部发展,很快进入皖赣苏浙地区,到明、清时期各地都有樊姓的足迹了。宋朝时期,樊姓约有近7万,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9%。当时四川为樊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总樊姓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和广西等地,以上五省大约占了总樊姓人口的83%。全国形成了川陕、晋、豫樊姓聚集区。明朝时期,樊姓大约有14万余,约占全国人口的0.15%。山西为樊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樊姓人口的20%。全国樊姓主要集中于山西、浙江、陕西、湖北、山东、河北、河南、四川、江苏九省,大约占全国樊姓总人口的92%。樊姓人口主要倾向由四川和河南向西北和东南地区迁移。全国基本形成由西北的秦晋地区东南斜穿华北和中原直达东海的一条樊姓集中分布带。
人口统计
当代樊姓的人口已有17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樊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目前樊姓的第一大省为河南,大约占全国樊姓人口的18%。在全国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安徽,这四省集中了樊姓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江苏、湖北、河北、江西、甘肃,这五省又集中了樊姓人口的26%。全国形成了以陕西为中心的向东南递减的一条樊姓分布带。 樊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樊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陕宁、晋豫鄂、甘肃大部、河北西部、内蒙古中部、安徽西端、江西北部、川渝北部、湖南西北,樊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27%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8%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9%,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9%的樊姓人群。在皖苏大部、湘赣中部、贵州北部、重庆南部、四川中部、山东西部、河北大部、北京、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樊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8%—0.27%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1.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5%的樊姓人群。
研究考证
①姬姓樊仲甫氏世系。只知道樊仲皮、樊济为其后,其余待考。
②樊城最早记载是陈寿《三国志·蜀志·卷六》 樊城,西魏置县。因此,樊城之说比较晚,不可作为先祖溯源的依据。现代许多文献资料,如鲍至著《南雍州记》云:"邓县即在樊城,本仲山甫之国",引述"樊城为仲山甫的封国",其实是缺乏依据的谬说,是完全错误的。不过,樊城确实与樊氏有关,是兴起于春秋后期廪君巴人樊氏建立的一个樊国,位于今襄阳以南,后被楚国所灭。(曾繁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