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赣州天气:晴天多云
客家文化
  • 客家摇篮
  • 客家民俗
  • 姓氏文化
  • 堪舆文化
  • 客家非遗
  • 专题浏览
  • 姓氏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客家文化 > 姓氏文化
    江西客家博物院精神文明建设专题之 中华姓氏文化—廖姓
    日期:2023-02-03  来源:
    字号:

            廖姓,汉族姓氏。廖姓总人口约49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37%。历史上廖姓曾建立西蓼、东蓼、舒蓼等诸多政权。

    人口以台湾、湖南福建江西、广东、浙江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西云南海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居多,同时廖姓也是董姓的主要来源。

    得姓始祖

    ()叔安。黄帝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夏朝宗室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其后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开国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廖叔安,出生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是廖氏宗祖。夏朝时,在蓼国为王,称"蓼王",后人以国为姓为" "亦作 " " 字边"飂氏"

    古蓼国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湖北省枣阳市、随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飂氏传到 36 世伯高时,才去风加广成为""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在河南四川

    秦汉时期,廖姓已扩散到河北湖北

    两晋南北朝时期,廖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唐朝时期,中原廖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廖姓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

    明朝末代廖姓首次移民台湾

    宋朝时期,廖姓大约近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6%,排在第73位。廖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廖姓总人口的3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福建、四川,这四省的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69%。其次分布于江西、广东,这两省的廖姓大约又集中了18%

    廖姓在宋朝时已完成了主体的南下,形成了湘、鄂、、闽、赣、等省份,廖姓密集分布。

    明朝时期,廖姓大约近2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第84位。

    宋、元、明这三个朝代,大约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廖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慢,江西当时为廖姓第一大省,约占廖姓总人口的43.4%;当时廖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这四省,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81%;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又集中了总人口的13%

    宋、元、明这三个朝代,大约600余年,廖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南方迁移。廖姓的聚集地区的重心向东南偏移。

    现代廖姓的人口近49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廖姓人口由23万激增到490万,增长了18倍之多,廖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宋朝至今1000多年中,廖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廖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江苏省、安徽省西南部、湖北省东南部、贵州省东部等地区,廖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9%以上,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在1.9%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5.3%,居住了大约66%的廖姓人群。

    在海南省、贵州省西部、云南省东北部和西北部、湖北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青海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河南省东南部等地区;廖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3%0.6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6%,居住了大约26%的廖姓人群。

    研究考证

    (Liào)姓古老多支,源出有:

    源流一

    据《左传·昭公二九年》及《风俗通》等资料所载,相传黄帝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飂国(又作蓼国,今河南省唐河县),故称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国名飂为氏,称廖氏,是为廖姓。

    源流二

    据《广韵》、《姓氏考略》等资料所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源流三

    据《潜夫论》云:"皋陶庭坚之后,封于(今河南省固始县),子孙以国为氏。"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受封于,春秋时英、立等小国,即唐朝追遵大唐德明皇帝皋陶后人所建。楚穆王四年灭国,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即为廖氏。

    源流四

    源于改姓,出自五代时期吴越国刘氏一族,属于因谥改姓为氏。唐朝末期至五代时期,吴越大豪钱镠创建了吴越国,他成为开国第一任君主。由于钱镠的""""为同旁字,为了令辖下皆避自己的名讳,钱镠便下诏将吴越国中所有的刘氏族人皆改为廖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皇室,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率二十万大军伐漠北,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的后裔、蒙古王子孛尔只斤·也先土干率妻子及其部族众人归降,明成祖大喜,特赐其汉姓为廖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元朝黄金家族托雷后裔,后多冠汉姓为廖氏。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文献《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记载:"清朝满族皇室后裔爱新觉罗氏族人中多冠有汉姓廖氏。"

    源流七

    有一说法,源于古代贵族姓氏,据文献《姓纪・名头志》中记载:"廖,字形源于一长发飞仙髻,以羽毛为衣,以云霓作裳的翩翩起舞的美妙仙女姿态"。原指美若天仙的女子,本来是贵族才可以得到的姓。其后意义渐淡,关于其姿态,可参考霓裳羽衣(成语)。据林氏学者分析,其字形可拆分为广,羽,人,彡。其他具体例证尚不明。(曾繁兵整理)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县城杨仙大道(客家文化城) 
    邮编:341100 电话:0797-4431590 4446676 传真:0797-4431590 E_mail:jxgxhakka@126.com
    Copyright ©2014 江西客家博物院-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9353号-1 技术支持:赣州红浩网络
    赣公网安备36072102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