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筷筒,是专用以放置筷子的用具。
筷筒的大小,还能反映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客家风俗,人丁兴旺是家族强盛、受人尊敬的标志。大筷筒是人丁兴旺的见证,大筷筒的使用者格外受人尊敬。
筷筒,古代亦称箸笼、箸筒,其使用历史和筷子一样十分久远。在湖北云梦大坟头1号汉墓和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中出土了竹制的箸笼,笼内都装竹箸。其实这种箸笼本为放置匕箸的筐笼,到汉代时逐渐变为专用以置箸。这一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民间日常生活用具,在客家地区广泛制作使用,具有浓郁的民间工艺特色,充满了客家民俗文化气息。制作的材料有陶、瓷、竹、木、砖等。其纹饰多有吉祥寓意,如有福禄寿喜、状元及第、百子千孙等图案或文字。近代则有世界和平、勤俭持家、注意卫生等内容,表达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