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赣州天气:晴天多云
本院概况
  • 博物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院徽探源
  • 图说博物院
  • 图说博物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概况 > 图说博物院
    赣南名人园、民俗园
    日期:2014-09-10  来源:赖斯清
    字号:

    名人园图.gif

    赣南名人园

      赣南名人园,主要是以涉足过赣南的名人而命名的园区。整个园区布局灌婴广场、宗师园、名宦园、乡贤园、状元园、将军堂、进士堂、左寺丞第遗址(刘思诲旧居遗址)、赣甫台(文昌阁)、江西省直属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旧址(迁址复原)等,是一处全方位介绍历史名人在赣南的历史故事的园区。

     

     

    宗师园图1.gif

    宗师园

      宗师园,位于名人园区的最东端,汇聚了汤显祖、王阳明、杨筠松、苏轼、马祖道一、辛弃疾、周敦颐等七位曾在赣南生活、工作过的一代宗师。各宗师名人雕像或坐或立呈一字型排列分布,花岗岩雕琢而成,基座冠以宗师大名。

     

     

    名宦园图2.gif

     名宦园

      名宦园,位于名人园东端,东临宗师园,是为纪念历史上曾主政过赣南(虔州、赣州)、赣县的名宦官员。他们是:赵  卞、孔宗瀚、刘  彝、洪  迈、海  瑞、杨廷麟、张照乘、蒋经国等。采用立方体上下错落环绕分列式画像,大理石阴阳线条素描,配以铭文简介说明。

     

     

    训练团旧址图.gif

    江西省直属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旧址(迁址复原)

      江西省直属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旧址,位于名人园中段名宦园的西侧,是仿原江西省直属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旧址(位于赣县梅林村)的迁址复原建筑,规模有所缩小。现旧址三开间一进,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复原陈列了训练团会议室,蒋经国先生卧室,办公室。
      江西省直属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前身为创办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七月,在南昌市西郊梅岭的“江西省地方政治讲习院”, 因沦陷于日寇,校舍半数被毁,不得不停办。民国二十八年(1939)五月,蒋经国先生主政赣南行政督导专员兼任赣县县长时,随迁赣县梅林村继续开办。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江西省地方政治讲习院”更名为“江西省直属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期间国民党政要陈诚、白崇禧等都曾视察过训练团并检阅学员。民国三十年(1941)外迁,地址不详。

     

     

    左寺丞第图.gif

    左寺丞第遗址(刘思诲旧居遗址)

      左寺丞第遗址(刘思诲旧居),此遗址为复原的大门门框和石狮一对,粉红色砂粒岩质地,坐西北朝东南。
      刘思诲,(约公元1570-1630年),字忠甫,赣县梅林人(今梅林镇梅林村),自幼家境贫寒,好学上进,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3年)入殿试,中黄士俊榜进士。历任临淮(今安徽凤阳)知县、湖广监察御史、山东道御史、大理寺左丞(享正五品)等职。

     

     

    乡贤园图2.gif

    乡贤园

      乡贤园,位于园区中段,用12块天然巨石素描了12位赣南籍的乡贤人物,基座配以各乡贤人物的铭文简介。这12位乡贤人物是:钟绍京、卢光稠、温 革、李  潜、阳孝本、曾  几、罗  牧、魏  禧、谢启昆、戴均元、钟崇俨、陈  炽等。
      园设乡贤亭,恰似当年阳孝本与苏轼在廉泉彻夜长谈的“夜话亭”。

     

     

    状元园大图.gif

    状元园

      状元园,位于名人园西段,处乡贤园、赣甫台(文昌阁)中间位置,坐北朝南偏东,由牌坊、状元碑像、长廊组成。
      牌坊为三间四柱冲天式,花岗岩结构,明间匾额阴刻隶书“状元园”。碑像采用花岗岩长方体立柱浮雕一字形曲线布局,列举了5位赣南籍或历史上曾经在赣南生活工作过的状元人物。他们是:文天祥——南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名(曾任赣州知府);池梦鲤——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恩科状元(赣县籍);郑 獬——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殿试进士一甲一名(宁都籍);谢元龙——南宋·    景定三年(1262年)殿试钦点壬特科状元(宁都籍);戴衢亨——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殿试一甲一名(大余籍)。

     

     

    将军堂图1.gif

    将军堂

      将军堂,位于名人园西终端,东临进士堂,民国初建筑,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偏东,五开间二进二层楼带西厢房,为赣南清代至民国客家代表性民居建筑。面积1129平方米。设置展出了肖  华、赖传珠、陈奇涵3位上将,廖容标等11位中将,张耀祠等132位少将的赣南籍开国将军的生平资料展览,故名将军堂。
      将军堂,原为业主温氏民居建筑。征用后根据文物保护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了全面的维修,效果甚佳。

     

     

    进士堂图1.gif

    进士堂

      进士堂,位于名人园西段,东临赣甫台(文昌阁),民国初建筑,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偏东,三开间二进二层楼带东、西厢房,为赣南清代至民国初客家民居的代表性建筑。面积1044平方米。设置陈列了以“鹿鸣章贡——赣南古代科举陈列”为命名主题的科举文化(制度)展览,展出了以戴衢亨等为代表的574名赣南籍进士的生平资料。
      进士堂,原为业主温氏民居建筑。征用后根据文物保护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了全面的复原维修,维修质量得到业界的肯定。

     

     

    赣甫台.gif

     

    赣甫台(文昌阁)

      赣甫台,又名文昌阁。位于名人园西端,是名人园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博物院及整个县城的标志性景观建筑。辅助建筑有长廊、露天戏台、广场、门楼、院落等,总面积2696平方米。
      赣甫台,仿砖木台楼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四重檐,坐北朝南偏西,外观四层内五层,楼高46.36米。二层楼大厅陈列供奉了传说故事的文昌帝君并两个侍童,及魁星、朱熹和文武曲星、文武财神的塑  像。三层为博物院专题性的临时展览场所,四层、五层设置为学术研讨交流和观光场地。每层楼的天花、藻井等均彩绘人物故事、祥云花卉等图案。

     

     

    名俗园图-.gif

    赣南民俗园

      赣南民俗园,位于文化城景区的东北端,是围绕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展览园区,集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与文化城西南则的名人园相呼应。主要以展示客家人从小至终老的一生,如何培养教育、立业成家、功名成就,最终达到光宗耀祖之目标的过程而形成的相关民俗内容。按照人的成人不同阶段设置了:孺子园、耕读园、乡熏园、齐家园、功德园等五个园区。

     

     

    孺子园大图.gif

    孺子园

      孺子园,位于民俗园南端,是民俗园的第一园。园区采用砂粒岩立方体柱结构,阴阳雕并用铭文手法,设置了以方言柱“崖系客嘎咛”(又名乡音柱)为主题柱,环绕16根信条柱为辅柱呈椭圆形布局的表现形式,展示客家人从小注重儒家道德思想的教育,讲究仁、信、礼、善等传统观念的培养。主题柱柱础隶书“和”字,是园区核心思想的体现。

     

     

    耕读园图1-(1).gif

    耕读园

      耕读园,位于孺子园的北侧,是介绍客家人耕读文化的园区。园区设置的主体建筑是仿客家砖木结构,三开间二进的传统民居,周边设置有仿传统代表性的农具铁犁、谷斗、水车等景观,是客家传统耕种文化场景的再现。民居内设置了以“耕读传家·崇文重教”为题的“赣南客家私熟文化”展览,再现了历史上赣南私熟文化的场景。
      勤耕苦读,是客家人奋斗立业的追求;晴耕雨读,则是客家人除功名以外的一种朴素悠闲的生活写照。

     

     

    乡熏园图.gif

    乡熏园

      乡熏园,位于民俗园中端,是一处呈南北走向仿明清时期沿江街区设置的传统的建筑群。有纯木结构的檩架式、砖木结构骑楼式的民居、还有茶楼、古戏台等系列街坊建筑景观组成。唱戏看戏的、卖茶喝茶的、买卖交易的、还有古玩玩鸟的等等。乡风民俗的熏染和陶醉,仿佛置身赣南的“清明上河图”。

     

     

    齐家园图.gif

    齐家园

      齐家园,南临乡熏园。主要建筑是仿原址清至民国时期,赣县梅林镇梅林村临江民居的建筑。建筑的南北两端分别设置了花轿、酒坛,大鼓、唢呐等四件客家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物品,表现客家人最为朴素的文化内涵。
      齐家观点,客家人普遍尊崇的信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齐家、治国、平天下。

     

     

    功德园.gif

    功德园

      功德园,位于民俗园的最北端,是民俗园景区的最后一个园区,主体建筑为仿赣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白鹭村民居建筑。该建筑砖木结构,坐西朝东,三开间二进二层带南北厢房。民居的南北两侧分别设置了赣南客家赋予功德人物的代表性景观,即功德名望的功名柱、旗杆石,功成名就的罗盘,专著等。
      民居内设置了以赣南功德名望的代表性人物的专题展览。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县城杨仙大道(客家文化城) 
    邮编:341100 电话:0797-4431590 4446676 传真:0797-4431590 E_mail:jxgxhakka@126.com
    Copyright ©2014 江西客家博物院-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9353号-1 技术支持:赣州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