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赣州天气:晴天多云
社会教育
  • 杨公祠风水教育
  • 客家文化教育
  • 对外宣教
  • 对外宣教
    党史教育:大埠农民武装暴动
    日期:2021-04-02  来源:
    字号:

              一、大埠农民武装暴动的历史背景

    1、大埠贫苦农民深受土豪劣绅残酷压迫和剥削

    土地革命运动开展以前,大埠与全县、全国各地农村一样,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剥削,贫苦农民过着凄惨悲苦的生活。当时大埠的土豪劣绅利用占有的大量土地和油茶山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农民租田一亩,交租谷就高达两担(当时亩产一般为三担五斗左右),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三分之二被土豪劣绅剥夺。贫苦农民除了受地主剥削外,还要受高利贷的剥削,春借土豪劣绅一担稻谷,秋后要交还本息一担五斗,重的要交二担,借一块银元要还本息一元二毫。由于土豪劣绅的残酷剥削,加上官府的苛捐杂税,农民的生活极端艰苦。

    2、中共赣州支部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赣县在外地求学的先进青年钟友钎(念千音)、陈家纪、谢学琅等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回到家乡传播马克思主义。19268月,谢学琅从上海返回赣州,与南康籍共产党员朱由铿(kēng)、陈赞贤一起创建中共赣州支部,领导开展工农革命运动。在赣州轰轰烈烈开展的工农革命运动中,赣县大埠青年学生赖传珠、朱如红、谢家禧、钟正泉、黄世秦等先后在赣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赣县和大埠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中坚。

    3、贯彻八七会议精神。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赣州也弥漫在白色恐怖中:192736日,赣州国民党右派公然枪杀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5月,国民党“清党军”钱大钧部进驻赣州,疯狂镇压工农革命运动。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十分紧急的关头,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8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史称“八七会议”。党的八七会议后,赖传珠、朱如红等陆续返回赣州,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0月,中共赣南特委和中共赣州县委在赣州成立。根据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江西省委指示,赖传珠、朱如红等在特委和县委领导下,返回大埠,积极发动和组织贫苦农民,准备举行武装暴动。

    二、大埠农民武装暴动

    1、暴动前夕的准备:

    一是建立党组织。19271114日,中共赣南特委在赣州南门外柴火坪农民王光荣家里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会后,朱如红、赖传珠、谢家禧等按照会议精神,选择峰山腰的崆峒小学为活动地点,成立了招生委员会,以招生办学为名,向山下四周开展秘密工作,建立了党的组织。

    1927年底,朱如红、赖传珠、谢家禧、彭学礼、黄世秦分别在里南、白石、坪田、赖村等地活动,先后发展成立4个党支部。同时,党的外围组织农协也迅猛发展,会员发展到900多人,为摧毁反动统治,建立工农政权,准备了力量。

    二是准备武器物资。要夺取暴动的胜利,枪支必不可少。1927年冬天,上级组织从于都步前赣南特委处调来5支步枪,钟正泉及赖传珠两人的父亲出钱各买了一支枪,他们还到驻扎在大埠河东菜花园的钨砂局夺取了两支枪,一共准备了九支枪。同时组织人员在下坑挖老壁土熬硝制造土炸药,熬制土硝2000多斤,农协会员汤礼彬等人则制造了松树炮三四十门,为武装暴动做好了充分的物资准备。

    三是召开会议、周密部署1928年初,中共赣南特委在峰山耶稣教堂召开了赣县南区扩大会议,会上对大埠暴动作了具体、周密的部署,决定了暴动的时间和武装暴动队员佩戴的标志,初步确定了暴动后革命委员会成员名单。为扫清暴动障碍,暴动队伍还集中力量对赖村、上寨子、大埠周围的土豪劣绅进行了镇压。

    1928217日,暴动队伍在下坑戒严,在遥坑、下坑水口设立岗哨。同一天,大埠暴动的负责人分赴各村开会。钟正泉等13名同志在下坑社前坝召开会议。会上,钟正泉说:大家准备好刀、枪、炮等武器,明天举行暴动,打土豪劣绅。里南、坪田、韩村等地则由赖传珠等人分别主持召开会议,积极部署18日农民武装暴动。

    2、大埠农民武装暴动爆发。

    1928218日,赖传珠、钟正泉、谢家禧、朱如红、彭学礼等率领暴动队伍,高举红旗,手持梭镖、大刀,拿着各种土枪、土炮,按照暴动部署,分成南北两路穿插攻打赖村和彭屋的土豪劣绅。队员们每人佩戴一根红布条作为标志。其中,一路由刘传雅、钟正泉带领阁屋、韩村、杨西、杨雅的暴动队伍攻打赖村;另一路由向汉城、钟正洲、汤礼柏等带领下坑、大水坑、坪田、里南坑等地的暴动队伍攻打上寨子彭屋。

    在赖传珠上将所写的《奔向井冈》一文中,他这样叙述了大埠暴动当天的情景:暖洋洋的阳光照在大埠圩庙前的墙壁上,新贴的布告好像每个字都闪着耀眼的光芒,马上引来了一群人,他们大声地念着,互相传告着,一个个喜笑颜开。庙前的旗杆上,一面大红旗迎风招展。这时,大埠圩的后山上,轰隆一阵炮响,震得山摇地动。隔不久,又是一阵炮声。山头上立即出现了一个赤卫队员,挥动着红旗,高声宣告:同志们,起义了,打倒土豪劣绅啊。顿时,就听到远近的村庄一齐响起了枪声。

    暴动队伍勇猛顽强,士气高昂,暴动的农民拿出梭镖向着地主住的村子奋勇进攻,土炮的硝烟弥漫空中。暴动队员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攻打下了上寨子彭屋,结束了战斗。赖村的土豪劣绅顽固抵抗,钟正泉等同志英勇作战,首先击毙了民团一名土炮手,打死了土豪劣绅的狗腿子赖斋公,活捉了土豪赖家佑的儿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取得了胜利。

    暴动成功后,暴动队伍将彭大奎、彭大茂、彭大林等土豪劣绅的财产没收,分给了贫苦农民。为了保卫革命胜利果实,粉碎敌人的反扑,暴动当天,在大埠圩上召开了群众大会,成立了由共产党员、工人、农民组成的革命委员会——赣县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为壮大武装队伍,暴动后,暴动队员又攻打了一次钨砂局,夺取了部分枪支。

    三、大埠暴动后敌人的疯狂反扑

    1、英勇阻击国民党第一次反扑

    大埠农民武装暴动后,反动的土豪劣绅不甘心失败。当年220日,逃往赣州的彭大茂、彭大奎等找来了国民党第七师一个连的反动武装,由敌连长陈正仁率领,经沙石、崆峒、坪田、野猪坞向暴动的中心区域下坑疯狂进攻,妄图一举消灭革命队伍。

    得知敌情后,钟正泉、刘传雅等率领600多人的队伍,严阵以待,埋伏在大埠斗子坑及大水坝一带。暴动队伍等敌军爬到半山腰,所有的土炮一齐打响,只见满山遍谷碎石飞舞,烟尘蔽天,敌人狂叫哀号,跌跌撞撞,胡乱朝山上放枪。暴动队伍充分发挥各种土制武器的威力,步枪、弓箭和石块一齐朝敌人打去。敌人被打得焦头烂额,立脚不住都往山下滚。措手不及的敌人,晕头转向,只好灰溜溜地向赣州方向逃窜。

    在这次反击战中,敌军连长陈正仁被击毙。此外,暴动队伍还打死了一名敌排长,缴获战马一匹、枪支10多支以及其他战利品,夺取了反击敌人进攻的第一次胜利。

    2、英勇阻击国民党第二次反扑

    221日,国民党军队又来围攻大埠,半途遭到革命队伍的英勇阻击,再次被打跑。

    3、国民党第三次反扑,暴动最终失败

    223日,国民党反动派又增派了一个营的正规军,向大埠下坑进攻。由于暴动队伍大部分人在大埠河东一带开展革命工作,留守人员较少,经过一场激战,终因敌强我弱,革命队伍不得不主动撤退转移。

    接着,下坑钟英芬率领大田云洲、荷村以及上寨子彭屋、王母渡谭屋等地土豪劣绅组织的反动民团,到下坑进行了多次烧杀抢掠,烧毁房屋100多间,许多群众被迫外逃他乡。

    322日,为报仇雪恨,彻底消灭荷村、云洲等地的土豪劣绅和反动民团武装,暴动队伍途经下汶、岗高到黄田,在黄田驻扎了一晚。据侦察,荷村、云洲两地驻有两个连的敌军,暴动队伍负责人朱如红决定与赣县江口刁友三取得联系,准备南北两方同时夹攻敌人。因联络员在龙下(现章贡区沙河镇龙村)被敌人阻截,结果未能联系上江口刁友三。当暴动队伍进入杜屋时,土豪劣绅组织的反动民团和一个连的国民党军队兵分三路从杜屋周围山上向暴动队伍围攻。暴动队伍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但终因敌强我弱,战斗遭遇挫折,许多同志被捕惨遭杀害。大埠农民武装暴动最终失败。

    大埠农民暴动失败后,先有900多名革命同志及其家属受到残酷杀害。其中,赖传珠的父亲赖家芳被敌人活活烧死,其母亲也被国民党反动派折磨致死,钟正泉家的房屋被烧掉,全家老小被迫背井离乡。

    四、大埠暴动的火种从未熄灭

    根据《赖传珠上将传略》中的记载,大埠暴动失败后,赖传珠与谢家禧决定上井冈山找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他们从赣州出发,经过南康唐江、上犹、崇义,向井冈山前进。当他们接近井冈山时,听说毛泽东带领的队伍去了湖南,便又转道追往湖南,最终在桂东沙田遇到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见到了毛泽东,并随同部队一起上了井冈山。而暴动另一领导人朱如红在天津未能及时找到党组织,最终不幸被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19498月,赣州解放,赖传珠回到赣县大埠,对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在大埠圩庙前召开了一次公审大会。经过公审,几名作恶多端的土豪劣绅们被镇压。

    五、大埠农民武装暴动的影响与历史意义

    历时一个多月的大埠农民武装暴动,虽然遭受严重挫折,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1、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动摇了他们的反动统治。

    2、它和赣南其他各县的农民武装暴动,是中共江西省委、赣南(赣西南)特委和赣南共产党人,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进行的一次勇敢实践,为党和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思想理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3、它为赣县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旻新整理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县城杨仙大道(客家文化城) 
    邮编:341100 电话:0797-4431590 4446676 传真:0797-4431590 E_mail:jxgxhakka@126.com
    Copyright ©2014 江西客家博物院-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9353号-1 技术支持:赣州红浩网络